文/風絮
現在的塑料垃圾很多,對于塑料垃圾降解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找出路,2012年,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系列可以降解聚氨酯的菌類,這一發現引發了很多人的激情,許多研究人員試圖尋找不同類型的可消化塑料但又不殘留有害物質的菌類,以減少塑料垃圾的堆積,其中,來自奧地利的設計師塔尼那·昂格爾和茱莉亞·凱辛格以及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就一起合作,正在研究一種培育食用菌的系統,這種食用菌可以消化分解塑料,然后人類再把這種菌類吃掉。這些研究啟發了昂格爾:我們能不能把環境問題(垃圾)變為環境對策(食物)呢?
從生態的角度而言,當然這些消化塑料垃圾的菌類也能形成某一食物鏈是最好的,因為這樣才能維持生態的平衡。不過,對于,作為食物鏈最頂級的人類來說,能將這食物鏈最底層的菌類消化嗎?這類菌類吃了之后,完全無有害物質嗎?這個問題正在探索研究中。
對于目前的狀況,通過菌類培養的方法來分解可生物降解塑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研究人員正在優化菌類的培養環境,從而加速可生物降解塑料和非生物降解塑料的分解時間。
雖然這種培養過程有點奇怪,但最終培育出來的東西看起來還是讓人挺有食欲的。你可以把毛茸茸的菌類想象成瓊脂做的面包碗,而且瓊脂還有各種口味可以選擇。昂格爾和凱辛格還設想了一些概念食譜以及配套餐具,比如把FU想象成芒果胡蘿卜口味或酸奶餡兒巧克力口味。
昂格爾的“菌類生長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雖然昂格爾自己已經吃過了這種菌類(她說味道一般),但它是否真的安全無毒還需要進一步確認。不管怎樣,昂格爾的研究很有啟發意義,如果沒有這次探索,菌類可以分解塑料這項發現或許將永遠停留在實驗室。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海洋中至少有5萬億片塑料垃圾,重量可達250噸??ㄋ崮恰ぐ焊駹栒J為,我們應該用食用菌把這些塑料垃圾都吃掉!